×

打开微信,扫一扫二维码
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

×

打开手机,扫一扫二维码
即可通过手机访问网站并分享给朋友

乔文资讯 | 马建荣律师:在系统性破局中重塑法律服务的终局思维

[摘要] 2025年9月5日,榜上Legal∞直播间迎来一位深谙技术思维与法律实战的跨界嘉宾——上海市乔文律师事务所管委会委员、高级合伙人马建荣律师。身为上海市律师协会破产与不良资产专业委员会委员、法律科技专业委员会委员,他长期聚焦复杂商事争议与不良资产处置,以系统思维重新定义律师行业的竞争逻辑与价值交付。;

2025年9月5日,榜上Legal∞直播间迎来一位深谙技术思维与法律实战的跨界嘉宾——上海市乔文律师事务所管委会委员、高级合伙人马建荣律师。身为上海市律师协会破产与不良资产专业委员会委员、法律科技专业委员会委员,他长期聚焦复杂商事争议与不良资产处置,以系统思维重新定义律师行业的竞争逻辑与价值交付。



马建荣律师简介


640 (31).png

马建荣


上海市乔文律师事务管委会委员、高级合伙人


邮箱:majr@qiaowen.com


主要业务领域

· 金融与证券业务

· 民事诉讼与执行

· 公司治理、合规、并购


• 执业经历

马建荣律师执业已超过20年,在加入上海市乔文律师事务所之前,曾任上市公司外派法务部负责人,知名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。马建荣律师于2025年1月加入上海市乔文律师事务所。


• 专业领域

马建荣律师目前的专业领域主要包括金融与证券业务;民事诉讼与执行;公司治理、合规、并购。马建荣律师在项目投融资及投后争议解决,私募基金的合规及风控,债券违约、虚假陈述、欺诈发行相关争议解决、不良资产处置等相关业务领域有着丰富的执业经验。


01

能力重构:行业内卷的突围之道


“全国名称中含‘法律咨询’的企业有730万家,含‘法律’字样达到3215万家”,谈及行业内卷,马建荣用数据直观指出行业供给过剩的现状。但他话锋一转:“感受到‘内卷’但不一定要认同。无论在哪个行业、时代,优秀且有竞争力和想法的从业者总能在行业中脱颖而出。”


他坦言,经济下行周期中,几乎所有行业都面临转型阵痛,法律行业亦不例外。但“卷”的本质不是市场萎缩,而是服务同质化。“客户不再满足于‘代理案子’,而是期待可预期、结构化的整体解决方案。这意味着,突围之道不在于低价竞争,而在于能力重构。


02

诉讼基金:以风险共担重塑服务逻辑


作为国内首批探索诉讼基金模式的律师,马建荣将其定义为“风险代理的升级版”。在这一模式下,律师不仅后端收费,甚至连诉讼费、保全费、差旅费等也由第三方资金前置支持——若败诉,所有投入尽数沉没。


“这极大缓解了客户的选择焦虑”,他分析道,“当客户难以凭专业判断区分团队优势时,‘利益深度绑定’成了最直接的信任凭证。”而这种模式也对律师团队提出了更高要求:不仅判断案件可行性,更要评估客户预期、潜在债务甚至心理承受力。“我们从单纯的服务者,变成了‘躬身入局者’、利益的‘深度绑定者’。”


03

破局复杂案件:


胜通案的四年拉锯与系统思维


谈及被誉为“全国首例刑民交叉债券虚假陈述赔偿案”的胜通案,马建荣以亲身经历展现了系统思维在多重程序博弈中的关键作用。该案源于山东一家民营企业的债券违约,其在发行阶段存在严重的财务造假行为,并已受到证监部门的行政处罚。


案件复杂性在于多重程序交织:首先,因涉嫌刑事犯罪,经侦部门已介入侦查,对方据此提出“先刑后民”的程序异议,一度导致中级法院裁定不予受理。马建荣团队依据相关司法解释,坚持“民事赔偿责任独立于刑事案件”的观点,通过上诉至高院,最终争取到指定审理的机会。


然而,程序障碍刚获突破,发行人又进入破产程序,引发新一轮争议:破产清偿率是否影响证券虚假陈述的赔偿?中介机构的连带责任是否需剔除破产份额?最后针对债券虚假陈述领域中的揭露日,交易因果关系,损害因果关系,责任主体过错,损失认定等每个争议要素均展开了激烈的辩论。法院最终采纳了团队观点,认定虚假陈述赔偿责任独立于破产程序,可通过衔接机制解决,并就虚假陈述案的细分争议要素做出了逐一认定。


在马建荣看来,这类首案没有先例可循,考验的不仅是法律理解,更是系统梳理程序、在多条战线中保持策略定力的能力。“团队的成长靠案子‘喂养’出来,正是在这种深度介入中,我们积累了处理极端复杂争议的底气与方法。”


04

执行革命:


从“查无可执”到“人物画像还原”


“近一年半以来,执行领域正在成为律师行业的新热点。”马建荣分享了一个关键数据:全国法院每年未执行完毕的案件总金额已接近5万亿元。这一庞大数字背后,既是巨大的市场潜力,也折射出普遍的“执行难”困境。


他分析执行业务升温源于双重因素:一方面,市场竞争加剧促使更多律所开拓执行专项业务;另一方面,诸如诉讼基金等创新模式也倒逼律师团队强化执行能力——“如果无法实现回款,所有前期投入都将沦为沉没成本”。


面对“被执行人名下无财产”的经典困境,马建荣提出了“双扩”原则:扩财产线索、扩责任主体。团队在实战中总结出一套“人物画像还原法”:通过调取被执行人支付宝、微信等支付流水,分析其消费水平、常驻地、关联财产,甚至从机场升舱记录中发现违反限高令的行为。


“表面‘无财产’绝不等于实质‘无履行能力’,”他强调,“许多财产已被转移,我们要做的是打通最后一公里,追问‘钱去了哪里’。”这要求律师团队具备跨领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线索拼接思维。


针对跨区域执行难题,马建荣团队选择与全国各地执行业务特长律所建立互助网络。“异地执行成本高、效率低,通过专业化协作,既能共享资源,也能提升案件推进效率。”


05

科技赋能:AI是工具,更是成果交付者


面对AI的技术浪潮,马建荣持清醒而开放的态度。“不是AI在淘汰律师,而是会用AI的律师在淘汰不会用的。”


他提出AI在法律行业演进的三个层次:

· 工具层:完成检索、文书生成、节点管理等基础操作;

· 平台层:链接客户、律师、协作团队,实现实时同步与流程穿透;

· 成果层:最终实现执行回款、权益落地,成为价值交付的终极环节。


“我们开发的执行AI平台,已能自动抓取被执行人违规行为、生成法律文书、提示司法行动。真正的科技赋能,是让结果交付更确定、更高效。”


06

寄语未来:在动荡时代扎根与生长


面对年轻律师的迷茫,马建荣坦言“每个时代的挑战不同”。昔日常见的劳动争议、交通事故案件,如今已被互联网平台垄断;而稳定币、碳排放、智能合约等新领域,正涌现出全新机会。


他建议年轻人“立足成熟业务练基本功,瞄准新兴领域构建差异化优势”。同时鼓励多参与行业分享:“走出去,既是挑战,也是曝光。业务常在交流中不期而遇。”


最后,他以“心有猛虎,细嗅蔷薇”作结——既要保持雄心,也要耐心扎根。真正的专业主义,从来都是在动荡中长出来的。


从诉讼基金到系统执行,从复杂程序驾驭到科技深度融合,马建荣律师以终局思维重新定义法律服务的价值链条。他的实践揭示了一个本质:律师行业的未来,不属于焦虑者,而属于构建者。


图片


关于榜上Legal∞

作为法律行业领先的实战型内容IP,榜上Legal♾聚焦“专业价值市场化”,通过直播访谈、案例复盘、报告发布等形式,联合权威评级机构,为律师提供从评级背书到品牌曝光的全域赋能。

地址:上海市浦东新区友诚路149号SK大厦38、39层

邮编:200126

邮箱:service@qiaowen.com

电话:021-58589128、021-63279966

传真:021-63278766

微信公众号:乔文律途